[清空]播放记录
佤族有那些姓氏
佤族姓氏盛行父子连名制。佤族的名字分两部分,第一部分是排行,第二部分是本名。两个部分组成一个人的真名或者全名。男子的排行是长子叫艾,次子叫尼,三子叫桑,四子叫赛……女子的长女叫叶,次叫伊,三女叫安……佤族的名有的取天干名,也有的取地支名,有些受汉文化影响,有的带有一种精神寄托。例如取“保”、“老”、“散”、“然”等,其意思为“保重”、“流传”、“掌管”、“坚硬”等。取“保”名是祝愿他长大后万事如意,得到保重;取“老”名是愿他成为名扬天下的好人;取“然”名是盼他像岩石一般坚硬,不怕艰难险阻。借此表达父母的理想和愿望。一个婴儿出生,若排长子,生于属乙己的日子,取天干名就叫艾那,取地支名就叫艾社。若是长女,可以取叶那或叶社。为避免和父母的名字重复,男孩可以取出生后三天的天干地支名,女孩可取出生前一天的天干地支名。 佤族称呼特殊,单呼排行,表示敬重,单呼小名表示亲昵,称呼真名不带任何感情色彩为人父母了,其名也要随着改变。男子为父后,要去掉排行,以其第一个孩子的名字取代之,如名叫尼茸的男子,第一个孩子叫叶那,那么,他的父名便为“那茸”了,称呼时可叫“那茸”,也可叫“更那”,“更”即父亲,意为“叶那她爹”。女子为母后,其名不改,但称呼时,可叫“咩那”即“叶那她妈”。女子到了中年,都要改动称谓,如“你”单数改为“你俩”。佤族人有了子孙后就算老了,就要有个老名。老名就是在其名的前边加上“达”字,“达”即爷爷,如一个男子叫艾块,老了以后就去掉排行“艾”字,加上一个“达”,就叫“达块”。佤族现在使用的几个姓有陈、赵、李、肖、罗、田、鲍、字、尹、钟等,这些姓氏并不是佤族的本姓。以岩帅地区的佤族姓氏来说,主要有:更姓(用汉姓田)、西奈姓(用汉姓肖)、赛索姓(用汉姓赵)、央荣姓(用汉姓李)、西古姓(用汉姓陈)、半布拉姓(汉姓鲍)、梅冬姓(汉姓钟)、布热啊姓(汉姓字)等。关于佤族姓氏的来源与划分,佤族的传说是这样的:佤族刚从司岗里出来时,尚未划分姓氏。过了一段时间后,有一名达索的老人,上山猎获到一个从天上掉下的大星星,就邀约着所有佤族来分星星肉,并且以此来划分姓氏,分得哪里就姓什么。佤族人俗语叫“星伟路如”(划分姓氏的星星)。从分星星肉以后佤族便有了姓氏。近代以来,由于内地汉族等陆续进入阿佤山及新中建立后佤族参加工作和读书的人越来越多,导致重名多,为了区别起见,所在单位领导和学校老师给佤族取了汉姓汉名,将佤族的原姓氏取于对应的汉姓,如赛索姓现用“赵”姓,西古姓现用“陈”姓,英荣姓现用“李”姓,西奈姓现用“肖”姓,央更姓现用“田”姓,梅冬姓现用“钟”姓等,并已约定俗成。
阿佤人民唱新歌 歌词
阿佤人民唱新歌演唱:青燕子演唱组阿佤人民唱新歌村村寨寨哎打起鼓敲起锣阿佤唱新歌共产党光辉照...